人工智能成为巴西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4-24 发布者:liwenwen
近年来,巴西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处于快速崛起阶段,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数字化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等新兴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巴西加速迈向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未来。据亚太人工智能研究所(AIAPI)预测,巴西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0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的116亿美元。巴西管理与战略研究中心(CGEE)发布的《巴西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创新状况》报告指出,2000年至2022年间,巴西在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位列第15位,并持续领跑拉丁美洲地区。
当前,巴西已建成144个聚焦人工智能的研究机构,重点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企业管理和物流等领域。通过科研机构、初创企业与行业巨头的协同创新,巴西正构建产学研联动的技术生态,促使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商业应用转化。这一进程不仅助力巴西推进工业4.0转型与数字化进程,更成为其强化国家竞争力、塑造全球科技大国地位的战略抓手。
巴西政府将人工智能视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2021年初率先颁布《巴西人工智能战略》(EBIA),系统指导各州开展人工智能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创新与场景化应用。2023年11月,巴西科学院发布《巴西人工智能发展建议》,在揭示技术发展瓶颈的同时,提出从人才培育、数据治理与数字基建三个方面发展人工智能。基于这两份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正式推出《巴西人工智能投资计划(PBIA 2024—2028)》,以“人工智能惠民”为价值内核,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培育、公共服务优化、商业创新和监管治理五大领域,全面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强国的战略框架,计划投资规模将超过40亿美元。同年12月,巴西参议院通过《人工智能法》,在法律层面确立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规范。
巴西立足国情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发展范式。作为全球核心农产品供给国,该国将人工智能深度植入“智慧农业”体系,依托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物联网与云端大数据平台,构建作物生长模型数据库,实现全产业链精准调控,推动农业生产效率跃升。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通过打造国家级在线教育中枢平台与职业能力数字资源库,构建覆盖城乡的数字化教育生态,有效缓解教育资源分布失衡问题,助力国民基础教育水平提升。
尽管巴西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但仍受制于数字基建设施滞后、创新人才断层、资金投入失衡与监管体系缺位三大结构性挑战。
首先,在数字基建领域,巴西全国网络资源呈现高度不均衡特征。首都联邦区已完成400Gbps传输容量升级,但北部、东北部及中西部光纤骨干网尚未完成全面布局,偏远地区仍存在网络覆盖真空。巴西工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9月,巴西移动网络(3G/4G/5G)人口覆盖率达92.65%,然而农村地区4G覆盖率仅为45.56%;联邦区与罗赖马州首府博阿维斯塔市的农村网络覆盖率差距高达72.84个百分点,凸显显著的“数字鸿沟”。
其次,数字人才匮乏制约着人工智能发展。巴西整体数字人才结构仍以基础技能为主,高端技术研发及管理类人才稀缺。国家教育体系难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且教育内容与产业实践脱节。同时,数字素养教育普及不足,基础教育中系统性数字技能培训的缺失,导致人才储备不足以支撑数字经济转型。相较于德国等数字化成熟国家,巴西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研发领域的政策支持滞后,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外流与本地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最后,资金与监管成为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重短板。在资金方面,一方面,由于发展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涉及多领域协同,资金专项使用的统筹规划常面临协调困难、分配不均乃至短缺等问题。另一方面,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巴西整体经济陷入下行周期,在保障重点民生工程外,难以持续投入人工智能发展。在监管方面,海量数据的产生使数据隐私、安全及伦理问题对巴西政府监管构成挑战,尤其是个人隐私泄露频发,导致公众对政府网站的信任度仅为48%。
面对这些结构性挑战,巴西正通过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与中国等技术强国对接,以借助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短板。中国和巴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具备“政策+技术+市场”三重驱动力,未来将成为两国合作新亮点。
从政策层面看,中巴两国战略深度对接,引领人工智能协同发展。2024年,中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会晤明确将人工智能列为核心战略合作领域,重点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农业科技等方向的技术对接,并计划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产业园区深化合作。在法律与伦理框架共建方面,2025年首届中巴法律研讨会围绕AI伦理与法律问题展开研讨,重点探讨算法透明度、数据隐私等核心议题,为技术应用构建合规化路径。巴西高等司法法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跨境仲裁、合同审查等场景的标准化应用,探索技术赋能法律实践的创新模式。
从技术层面看,中巴两国可以聚焦特色领域,开展差异化技术合作,释放协同效应。在农业领域,巴西通过无人机与AI技术结合优化农田管理,提升生产效率;中国在农业AI算法、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可为巴西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精准农业规模化落地。在教育领域,巴西正借鉴中国STEM教育模式,加速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两国通过教育合作推动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例如依托AI学习平台缩小城乡数字教育鸿沟。在数字基建方面,巴西计划通过5G网络、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增长,而中国在5G通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可为其提供技术合作与投资支持,助力巴西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
从市场层面看,巴西人工智能市场在拉美占据先发优势,中巴合作可打造区域性示范标杆。巴西人工智能应用率位居拉美首位,近八成中小企业已部署AI技术。其农业部门利用无人机巡航采集农产区高清图像,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成为AI技术落地的典型案例。巴西学术界活力充沛,科技产业持续发展,尤其在农业AI、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为技术应用提供了多元化测试环境。依托巴西在拉美市场的先发优势与中巴合作经验积累,相关技术合作模式可为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作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标杆,中巴通过联合声明提出“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目标,其AI合作项目将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